合同履行

合同签署时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吗?

时间:2025-03-21 18:53:26 浏览: 分类:合同履行
您的位置:法头条 > 合同问题 > 合同履行

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双方意思表示的真实性是合同有效性的关键要素之一。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只有当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真实的意思表示时,该合同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如果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则可能影响到合同的有效性。

合同签署时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吗?

意思表示的真实性指的是,在签订合同时,各方应根据自己的真实意愿来同意或不同意合同中的条款和条件。如果一方因为受到欺诈、胁迫或是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违背了自身的真正意愿而签订了合同,那么这样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被视为不真实的。此外,当合同的内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时,该合同的意思表示也可能被认定为非真实性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合同履行过程中违约责任谁承担?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若一方未能按照合同条款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则被视为违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违约方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责任可能涵盖但不限于继续完成合同义务、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及赔偿对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等。特别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某些特定情况下的违约行为还设定了免责条件,例如当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时,违约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被部分或完全免除其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确保合同签署时双方意思表示的真实对于保障合同的有效性和维护各方权益至关重要。任何情况下,若发现有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发生,受害方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阅读全文

2025年最新合同履行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地区精选律师

更多优选律师

最新法律头条

查看更多

最新法律法规

查看更多
TOP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