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仲裁特别规定,一般情况下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由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若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我国领域范围内,当事人应当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关于“2024年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1、涉外仲裁委员会可以由中国国际商会组织设立,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海事仲裁委员会等。
2、涉外仲裁委员会由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这些人员可以由中国国际商会聘任。此外,涉外仲裁委员会还可以从具有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专门知识的外籍人士中聘任仲裁员。
3、涉外仲裁的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涉外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4、涉外仲裁的仲裁庭可以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或者作出笔录要点,笔录要点可以由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签字或者盖章。
5、涉外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若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则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6、仲裁机构在仲裁工作中,要按照对外开放政策,正确适用法律,解决争议。
7、在涉外仲裁中,双方当事人应平等对待,互利共赢。
参考国际惯例原则:当法律、合同和国际公约均无明确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责任难以确定时,可以参考在国际经济交流中长期形成的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的合理的习惯做法。
法律依据:
《仲裁法》第二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一、仲裁的速度优势
仲裁程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进行安排,这有助于加快解决争议的速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庭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件,复杂案件可以延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二、诉讼的可能延迟
相比之下,诉讼程序可能更加复杂和耗时,主要因为:
诉讼需要经过起诉、受理、审理、判决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诉讼程序相对严格和规范,需要遵循法定的步骤和程序,这可能导致时间上的延误。
法律依据:
《仲裁法》第二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以上就是法头条法务收集的关于“2024年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是什么”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时会运用此类知识。所以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这些内容,以便能够解决生活中发生的此类问题。但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到法头条网上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由他们带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感谢您的阅读。
2025年最新国际仲裁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