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劳动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但在实践中仍有企业以“年假过期作废”“内部规定优先”等理由拒绝履行法定义务。因未休完年假获赔2.9万元的案例,以及海淀法院对同类案件的司法实践,均凸显了年假制度执行中的法律争议。下面小编将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出发,系统解析年假跨年安排、过期作废合法性及2025年最新规定。
近年来,用人单位未依法安排职工年休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关注。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依法享有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若不安排且不支付补偿,将构成违法。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责任与年休假天数计算方法出发,解析相关法律规定,为劳动者提供维权指引。
在劳动权益保障领域,年假制度是劳动者十分关注的内容。它关乎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也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在实际工作中,关于年假的入职年限要求、试用期员工是否享有年假以及年假天数的计算方式等问题,常常引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困惑。下面小编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法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