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儿的啼哭与病房的消毒水气味交织,一些家庭却因经济压力或认知偏差,将患病婴儿遗弃。这种行为不仅触及法律底线,更背离了人性与伦理。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后果与救助政策两个维度,解析遗弃行为的法律责任,并梳理患病婴儿可获得的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
遗弃患病婴儿的行为无疑是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在法律层面,更是明确的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1条,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若遗弃行为导致婴儿重伤或死亡,则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面临更严厉的刑罚。
患病婴儿的补助政策
1、医保报销
患病婴儿出生后,应尽快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若符合参保条件)。通过医保,婴儿在就医过程中产生的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如住院费、药品费、检查费等,能够按一定比例进行报销。
2、大病保险
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若婴儿所患疾病属于当地规定的大病范畴,还可申请大病保险报销。大病保险旨在对高额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销,进一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比如,一些地区将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常见且治疗费用高昂的儿童疾病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
3、医疗救助:对于符合条件的患病婴儿家庭,医疗救助是重要的补助途径。各地民政部门会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制定救助标准。一般来说,家庭经济困难,如持有低保证、特困证明,或者经村(居)委会等开具证明,证实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可申请医疗救助。
4、社会救助
除医疗救助外,家庭经济困难的患病婴儿家庭还可申请其他社会救助项目。低保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申请低保救助。一旦申请成功,家庭每月可获得一定金额的低保金,用于日常生活开销,间接缓解因婴儿患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5、慈善救助
社会上众多慈善组织和基金会关注患病婴儿群体。申请慈善救助时,家庭需按照慈善组织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婴儿的疾病诊断证明、家庭经济情况说明等,经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救助。
2025年最新子女抚养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