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即符合本要件。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关于“2024年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目的条件
正当防卫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的制止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
二、起因条件
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违法的侵害行为。
三、时间条件
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结果发生,因此,不法侵害必须是已经着手实行而且尚未结束。如果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则不能适用正当防卫。
四、对象条件
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即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损害。
五、限度条件
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例如,对于一般的暴力侵害,采取致不法侵害人重伤或死亡的方式进行防卫就超过了必要限度。但是,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进行的防卫,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也不属于防卫过当。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条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一、定义与性质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旨在鼓励公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
防卫过当:则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它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二、限度条件
正当防卫:要求防卫行为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即防卫手段、强度与不法侵害的手段、强度基本相当,以制止不法侵害为必要。
防卫过当:则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这里的“明显超过”和“重大损害”是判断防卫过当的关键要素。
三、法律后果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减轻或免除处罚。防卫过当在主观上一般表现为过失,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条
【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以上就是法头条法务收集的关于“2024年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什么”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时会运用此类知识。所以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这些内容,以便能够解决生活中发生的此类问题。但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到法头条网上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由他们带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感谢您的阅读。
2025年最新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头条
最新法律法规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2025有效)
发布时间:2025-04-25西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规定(2025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5-04-25